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双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对比特殊的颅脑损伤,其会引发脑水肿,且所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所引发的脑组织损伤面积较大,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继发性颅内高压,治疗

双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对比特殊的颅脑损伤,其会引发脑水肿,且所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所引发的脑组织损伤面积较大,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继发性颅内高压,治疗过程中常难以把握手术时机,部分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来不及抢救而导致中央型脑疝,导致严重后果。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其生命体征也表现的较平稳,神志意识等均较清晰,易被忽视,但是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患者脑水肿症状逐渐加重,或可突发出现中央型脑疝,逐渐表现为烦躁、意识障碍、突发心脏骤停、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的症状[1]。因此,降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极其重要。本文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32 例采用阶梯式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详细分析了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32 例采用阶梯式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 例。对照组中男9 例,女7 例;年龄16~65 岁,平均年龄(41.52±16.21)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16 h,平均受伤至就诊时间(7.1±5.0)h;车祸致伤9 例,撞击致伤4 例,高空坠落致伤3 例。观察组中男10 例,女6 例;年龄17~64 岁,平均年龄(42.13±15.9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18 h,平均受伤至就诊时间(7.3±4.6)h;车祸致伤8 例,撞击致伤4 例,高空坠落致伤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监护措施,连续记录患者意识、瞳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生命体征变化,与此同时,给予患者脱水、止血、激素、保护神经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仪(美国Codman)对患者颅内压水平进行实时、持续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实施阶梯式治疗方案。有创颅内压监测方法:在额部硬膜下或脑内、侧脑室内钻孔置入带有传感器的颅内压探头,经头皮下隧道引出并固定后连接颅内压监护仪,监护仪调零后即可连续监测记录数值变化。阶梯式治疗方案:以颅内压监测结果为目标导向,目标值为颅内压<20 mm Hg(1 mm Hg=0.133 kPa),脑灌注压(CPP)为60~80 mm Hg,具体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镇痛镇静防止烦躁引起高颅压,床头抬高30°,控制体温防止高热,置入带有引流管的侧脑室探头,颅高压时可开放引流脑脊液,给予20%甘露醇、3%氯化钠、20%人血白蛋白联合速尿降颅压治疗,当以上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颅内压,颅内压>25 mm Hg 达30 min 以上需立即复查头颅CT,确定手术指征,采取双额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中央型脑疝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当患者存在轻度缺陷,但是已恢复正常生活为恢复良好;当患者出现残疾,需要依赖于他人的照顾为轻度残疾;当患者意识清醒,身体出现残疾,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赖于他人进行为重度残疾;当患者只能睁开眼睛,有最小的反应为植物生存;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双额叶脑挫裂伤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较严重,其造成的脑组织受损面积较大[2]。由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出现脑水肿的时间较长,加上脑组织的损伤面积较大,此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颅内高压,引发中央型脑疝事件的发生[3]。因此,各医务人员应重视双额叶脑挫裂伤,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颅内压监测是判断脑水肿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双额叶脑挫裂伤行持续性的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帮助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的情况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4]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重读写译、轻听说练,教学内容偏重对课文的讲授、重难点分析及课后习题的讲解。在我校听说课只占总课时的1/4左右,其中听力部分只是单纯完成听力教材上的填空,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缺乏兴趣;而口语部分则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甚至被省略,因此造成英语学习普遍偏离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具备“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大部分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聋哑英语”学习者。因此,视听说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表1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式中,tc为冷水平均温度,℃;t2′为冷水进口温度,℃;t2″为冷水出口温度,℃;Rec为冷水侧雷诺数;V2为冷水流速,m/s;vc为冷水运动粘度,m/s;λc为冷水侧导热系数,W/m·K;Prc为冷水侧普朗特数;Nu2为冷水侧努塞尔系数;h2为冷水侧换热系数,W/m2·K.

表2 两组中央型脑疝发生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牛皮糖无计可施,打起眼睛四处张望。他看到村长孙滑头领着肉仔一帮人在和那个胖得有些出奇的女人大吵大闹。两个人的手一举一举,好像动物园的猩猩谈恋爱。他走到村长的身后说,村长,我找你。

2.2 两组中央型脑疝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央型脑疝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连续记录颅内压变化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均有着重要的意义[5]。另外,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后续是否会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则也需要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性监测,以便于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6]。在并发症方面,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颅内压的反跳,这与治疗中甘露醇的使用剂量有着较大的关系,因为目前很多医生在使用甘露醇时均凭借自己的经验,但是如果反复使用不但会降低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引起急性肾衰竭,导致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出现紊乱。所以,加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的监护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7]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则是采用颅内压监测仪器对患者颅内压指标进行持续有创监测和记录,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动态观察和分析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临床医护人员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变化情况对阶梯式治疗方案进行制定与调整,保证患者预后的质量[8]。也就是说医护人员通过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开展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更加及时的明确患者所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病情的发展情况及迟发性颅内出血的情况[9]。如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颅内压过高,则其发生脑疝、肺部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应增高,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如医护人员可借助于监测到的颅内压指标动态情况可为医护人员更加合理的使用脱水机剂等药物提供指导性的依据。因此,医护人员需根据所监测到的实际颅内压值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治疗方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采用阶梯式治疗期间,以颅内压监测结果作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观察组中央型脑疝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依据颅内压监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中央型脑疝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持续、实时的对患者颅内压水平进行监测,为阶梯式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虹刚,张召,张道宝,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3-5.

[2]林健,杨庆武,刘水源,等.持续颅内压监护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中外医疗,2017,36(29):17-19.

[3]王相阁.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效果观察.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2004-2005.

[4]郑维涛,高强,熊东胜.持续颅内压监护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中的应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5):296-297.

[5]曾上飞,娄晓辉,陈宁,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浙江医学,2016,38(9):627-629.

[6]元少鹏,肖伟利,李国锋,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海南医学,2015,26(23):3535-3536.

[7]陈绪刚,黄前樟,石新东,等.颅内压监测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48 例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64-65.

[8]赵志勇,任海军,杨文桢,等.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52-54.

[9]何祥中,林昆哲,薛少华,等.双侧额叶脑挫裂伤16 例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福建医药杂志,2019,41(3):23-26.

[10]程洁,黄丽,谢研霞.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7):182-184.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13

作者单位: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9-09-19]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网址: http://www.zgsyyyzzs.cn/qikandaodu/2020/0521/334.html

上一篇: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孕妇心律失常的临
下一篇: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