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天津市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形成蓟县、静海、滨海新区、北辰等几个食用菌产区,尤其是蓟县食用菌产业以白灵菇、香菇为主导品种发展态势良好,蓟县白灵菇温室大棚发展到近67 hm2,形成了以出头岭镇中峪村为代表的多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着白灵菇的生产效益及产业的发展。近几年通过实施相关的科技项目,并结合生产实践,我们研究并制定了白灵菇实用化栽培技术规范,希望对食用菌生产经营者和白灵菇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撑。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阿魏蘑、鲍鱼菇,按菇形可分三种:掌形、马蹄形、柱状形,市场上常见的是掌形白灵菇,菇体洁白,组织紧实,肉质细嫩,味道似鲍鱼。白灵菇属高档食用菌,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我国白灵菇年总产量达20 万t,产值30 亿元。一般每个菇棚(按667 m2)计,培养2.2 万~2.6 万个菌棒,每棒成本(原料+工资)2.2 元左右,每667 m2成本约5.5 万~6 万元。每个菌棒可采一级菇0.4 kg,每667 m2产菇10 000 kg左右,按市价12元/kg计,产值在12 万元/667 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1 白灵菇对培养料营养的要求 白灵菇一般采用袋栽模式,以棉籽壳和木屑为主料,麦麸、玉米粉、石膏、石灰等为辅料,要求有碳源、氮源和矿质营养。棉籽壳、阔叶树种的木屑、玉米芯作为碳源;氮源为麦麸、玉米粉等;矿质元素为磷肥、石膏和石灰等。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碳氮比例为25~40∶1。 2 白灵菇对生产设施的要求 栽培场地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有水源、电源、地面平整,排水畅通,交通便利的地块建温室大棚,且周围500 m内无垃圾场和畜禽饲养场。一般白灵菇温室大棚要求棚长60~80 m,宽9~10 m,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通风性能。 3 出菇菌棒制作和关键栽培技术 3.1 栽培工艺流程 生产前准备→配制培养料(按配方)→装袋→高温灭菌 →无菌接种 →菌丝培养(发菌)→后熟管理 →搔菌 →催蕾(刺激)→ 出菇管理 →采收→销售(存储) 3.2 品种选择 秋季栽培选择中低温中熟品种,如中农1号和ACCC。母种要求菌丝均匀舒展,洁白浓密、健壮,无暗斑色素。对原种、栽培种要求菌丝洁白浓密,均匀、健壮,无高温圈,菌龄不超过50 d。 3.3 生产资料准备 生产资料有棚膜、草帘、绳子、遮阳网、防虫网、诱杀粘虫板等; 温室补水(微喷加湿)设备; 主要作者简介:侯文利(1965-),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 原料包括棉籽壳、木屑、麦麸、玉米粉、石灰等,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杀菌消毒用品包括专用气雾消毒剂、75%的酒精或0.2%高锰酸钾溶液、杀菌剂(克霉灵、多菌灵)、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或敌敌畏)等。 3.4 老菇棚消毒 五月下旬把棚室内废料清除干净,铲除地表土2 cm以上,一起清除到棚外,倒在远离菇棚的地方;拆下来还要再用的竹、木料,先用清水浸泡,洗净之后经太阳晒一个夏季;棚内水泥柱刷洗干净,待干后涂上一层浓石灰水;棚内地面、墙体也让太阳晒一个夏季;在菌棒进棚前10 d左右,棚内全面喷洒一次杀虫剂,地面撒一层石灰粉;菌棒进棚前1~2 d进行空棚消毒,选用专用气雾消毒剂,关闭门、窗、气孔,密闭熏杀24 h,然后打开窗、气孔,30 min以后人员进入 培养料配制 3.5.1 常用培养料(基质)配方 配方1:棉籽壳79%,麦麸10%,玉米粉5%,磷肥2%,石灰3%,石膏1%;配方2:棉籽壳40%,阔叶木屑40%,麦麸13%,玉米粉5%,糖1%,石膏1%。建议在配方中添加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和适量杀菌剂。 3.5.2 配料时间与方法 北方地区8月下旬日平均气温20 ℃时制作菌棒,天津市制作菌棒的最佳时间在8月25日至9月10日之间。按配方称取原料,料水比例按1∶1.1 ~1.3计,先把石灰、硫酸镁等分别溶于水中,再将棉子壳、石膏、麸皮掺拌均匀,然后加入配好的水溶液,翻料3遍,各种原料掺混均匀,使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料拌好后要堆焖2~3 h使其吸足水分,然后检查含水量。检查方法是: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手指缝间见水而不滴为标准。若滴水成串,说明水分过大应把料摊开,让多余水分蒸发,不可乱掺干料,以防培养料养分比例失调,如培养料过干可加水调制。 3.6 装 袋 选用规格宽17~18 cm,长35~40 cm,厚0.05 mm低压聚乙烯薄膜袋,使用装袋机装袋。料装入袋中要松紧适中,如用手指轻压菌袋有明显凹痕,表明装料松,应重新装料;也不能装得过实。装料标准为:手指轻压料袋,手指感觉有弹性为宜。料装好后,用细尼龙绳或橡皮筋扎袋口,注意扎袋口不要太松或太紧。灭菌前料袋如有破损应重新换袋或用宽胶条贴封好。 3.7 灭 菌 采取蒸汽通入式高温灭菌的方法:在蒸汽锅炉旁选一平整地面,上面铺两层砖,然后把装好菌棒的灭菌筐码放在上面。每个灭菌筐装20个左右的菌棒,灭菌筐码成4~6层,宽6~8行的方垛(约180~200个灭菌筐),然后用一张加厚塑料布盖在上面,外面再盖一层尼龙布,四周压严即形成灭菌仓。传导蒸汽的厚皮管插到垛中部底层,灭菌仓四周封闭严实后锅炉就可点火。 注意装筐时菌袋之间要留有一定间隙,不宜紧密,以利于通气;灭菌过程中锅炉内不能缺水;灭菌仓四周应封闭严实;烧火掌握“两头猛,中间稳”的原则,点火后5 h内大火升温,最后大火烧0.5 h,中间不能“掉火”降温,保持覆盖物一直处于鼓胀状态,灭菌时间保证在16 h以上.高温灭菌停火以后,待料袋在40~50 ℃时拿出来,袋口水分很快就会蒸发,这样,可以防止杂菌污染料袋。 3.8 接 种 灭菌后,当环境温度在20~28 ℃,菌袋自然冷却后接种;如果环境温度在18 ℃以下,则菌袋冷却至30 ℃左右时趁热接种,确保所接菌种快速萌发(吃料)。接种严格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建议安排两套接种设备轮流使用。把菌种和料袋放在接种箱内两侧,每箱一次接菌袋80个左右,菌袋和菌种放入接种箱后用专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0.5 h后开始接种。接种人员的手和手臂接种前用75%的酒精溶液消毒。接种时要做到三快:撑开袋口快,接种快,系袋口快。每袋(瓶)栽培种可以接15~20 个菌袋,在气温较高时,宜加大接种量,提高接种的成活率。 3.9 菌丝培养(发菌) 发菌阶段需暗光培养,菌袋温度控制在19 ~22 ℃,保持棚室内环境整洁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经常通风换气。棚室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每垛码放不超过4层,温度较低时,码放层数可适当增加到6~8层,每排间距50~60 cm。当菌温在30 ℃以上时,要及时倒垛,加强通风,降低棚室内温度,发菌期一般需倒垛3~4 次。 菌棒轻度污染木霉时,深挖去被污染部分培养料,在10%以上石灰水溶液中浸泡数秒后,系好袋口继续培养。菌棒污染严重时,清出棚外曝晒,之后焚烧或掩埋处理。一般情况下,经过30~35 d的时间,菌丝长满菌袋。此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如还不能出菇,则需经过后熟管理,即要在温度18~22 ℃,湿度65%~70%的环境下再培养30 d左右的时间,使菌丝达到生理完全成熟,贮藏足够的养分,此时菌丝浓白,菌袋坚实。一般从接种到菌棒生理完全成熟约需50~60 d的时间。 菌丝培养期间若有菇蚊、菇蝇虫害发生,及时做好防治:一是搞好棚室内外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废料、杂物;二是菇房安装沙门、通风孔装纱窗,阻止菇蚊、菇蝇成虫进入;三是菇房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四是虫害严重时,在出菇前喷洒药剂除治,方法是:菇棚停止喷水和加大通风保持干燥1~2 d后,向墙面和地面喷打2.5%溴氰菊脂乳油3 000倍液控制。 3.10 搔 菌 经过后熟的菌棒,当菌棒表面长出比小米粒大些的隆起(疙瘩)时(一般在11月上中旬)开始搔菌。搔菌方法是:解开袋口,用消过毒的刀片或小勺在菌棒两端中央挖去老菌皮,深度0.5 cm左右,直径2 cm,其他地方不要动,然后重新系上袋口。 3.11 催 蕾 搔菌3~5 d后,当菌棒两端有白色菌毛出现时,进行摧蕾处理,即温差刺激,利用草帘和通风口进行温度调控,白天棚室内温度提高到18 ℃以上,夜间温度降至4~8 ℃,创造昼夜10 ℃以上的温差,结合干湿交替管理,经过10 ~15 d的时间,菌丝便扭结形成菇蕾原基。 当菇蕾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解开袋口进行修剪、疏蕾,保留2~3个小菇蕾。当幼菇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将菌袋口卷起,棚内湿度增加到85%~90%,温度控制在10~12 ℃,适当加大通风量,增加散射光照。这样10~15 d就可以采收了。 3.12 出菇期管理技术要点 菇原基形成以后,注意进行恒温培养,保持棚室内温度在12~15 ℃,保持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温和通风,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光照强度600~1 500 lx)。这样,白灵菇长得菇体洁白,组织紧实,肉质细嫩,经过10~15 d就可以釆收。 3.13 采 收 适时采收的菇色泽洁白,菌肉坚实,商品性好。采收标准(时机):当白灵菇菌盖尚未上翘,菌盖直径达到7~13 cm,单菇重达到150~250 g时,及时采收。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早晚采收。 3.14 存 储 白灵菇采收后,用刀子削去菇根(保留菇柄长2~2.5 cm),之后用白色拷贝纸包好,放入保鲜箱。在10 ℃以下环境可保鲜7~10 d,如在0~1 ℃冷藏库中存储,可保鲜1个月。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网址: http://www.zgsyyyzzs.cn/qikandaodu/2021/0201/737.html
上一篇:论梅子的社会应用及文化意义
下一篇:花生产业化丰产栽培实用新技术
中国实用医药投稿 | 中国实用医药编辑部| 中国实用医药版面费 | 中国实用医药论文发表 | 中国实用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国实用医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