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早已意识到了不合理用药,但大多数医生依然只敢按照药品说明书开药。
成簇的水疱呈现出不规则的带状分布,局部还伴有强烈的放电感;95%的人体内潜藏着这种病毒,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与它不期而遇。带状疱疹,这可能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一种疾病了。然而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医生罗祎明却遇到了难题。
国内的一位朋友得了带状疱疹,医生开具了抗病毒药伐昔洛韦,剂量是每次0.3克、每日2次。罗祎明起初以为是医生搞错了,他查阅了药物在国内的说明书,上面清楚地写着:口服,一次0.3克,一日2次,带状疱疹连续服药10日。
这让在美国执业的罗祎明一头雾水。在美国,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剂量是每次1克、每日3次,疗程7天。
“我是风湿科医生,不是皮肤科或感染科的,对带状疱疹只了解原则上的内容。”2020年7月15日,罗祎明告诉南方
周末记者。他在微博上发出疑问:为什么同一种药,治疗同一种疾病,用量差别这么大?希望相关科室的医生能答疑解惑。
帖子经转发后迅即引起关注,很多人这才知道:治疗带状疱疹的同一种药,国内外的服用剂量每天相差5倍。
目前,国外各种权威指南、文献和说明书的推荐用法完全契合,均以每日3次、每次1克作为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常规剂量,而中国的使用剂量及服药频率普遍低于国外。不仅如此,国内不同药企的推荐剂量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家药企同时生产了高剂量和低剂量的药片。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不少医生早已在鼓与呼。他们发表论文、在病人中做科普,试图纠正低剂量治疗的错误观念。
82个获批产品仅有3个明确高剂量
伐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最常见的一种抗病毒药物。打开国家药监局官网,输入关键词伐昔洛韦,包括原料药在内共有82个产品获批,剂型包括片剂、缓释剂、胶囊、分散片,大致有0.15克、0.3克和0.5克三种规格。
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栏基本可分为两种,大多是低剂量治疗,即一次0.3克,一日2次,连续服药10天。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只有三家药厂——国内的丽珠集团、广东百科制药和进口的葛兰素史克的3个产品和国际接轨,在说明书中明确高剂量治疗,即1次1克,每日3次,疗程7天。
“我得了带状疱疹,究竟该吃几片伐昔洛韦?”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有类似疑惑的患者比比皆是。
这让临床一线直面患者的皮肤科医生尴尬不已。皮肤病是最适合网络咨询的病种,患者买到的伐昔洛韦,规格往往五花八门,如果买到了0.15克的那种,皮肤科医生方锐华总会在网上额外叮嘱:要吃到每次1克、一天3次的剂量才够。病人最常见的反应是不解,“说明书明明写的是一次0.3克,一天2次,为什么你不按说明书来?”
作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方锐华早在2012年就发表论文,关注伐昔洛韦的规范化使用问题。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每次给患者开伐昔洛韦都要费尽口舌解释,“沟通成本极大”。
进口伐昔洛韦是不少医生的首选,因为用法剂量和国际接轨。也有医院没有采购进口药,一些医生只能拿出国际指南和文献,无奈地向患者解释加量用药的必要性,“基层地区,很多又是老年人,哪里听得懂这些?”
解释加量用药是小事,医生们更担心沟通不畅而引发医患纠纷。林小清所在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采购的伐昔洛韦缓释片由四川科伦药业生产。说明书推荐口服一天一片,每片0.6克。
林小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阿迈新每盒3片,药价约50元。如果按照每天3克的国际标准剂量,相当于每天要吃5片,光药费就要近100元,“如果沟通不好,病人会觉得医生没医德,是不是想多开药?”林小清说,他最多建议患者一天两片,不敢再往上加了。
“早期足量”治疗是关键
带状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做任何治疗也可自动痊愈。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156万。这种折磨人的病尤其爱“欺负”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引发脏器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加重基础疾病。
对于患者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疱疹,而是痛。有人将神经痛的感受形容为电击、刀刺、灼烧,疼痛程度堪比分娩,“痛到怀疑人生,不管什么姿势,稍微用力,就有猛的针扎痛感。”《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的数据显示,约9%-34%的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中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一年,部分甚至长达10年甚至更久。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网址: http://www.zgsyyyzzs.cn/zonghexinwen/2020/0726/411.html
中国实用医药投稿 | 中国实用医药编辑部| 中国实用医药版面费 | 中国实用医药论文发表 | 中国实用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国实用医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