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报告显示敏感的药物,为何临床治疗无效…建议收藏!
临床医师最大的抱怨是:医院有的药物不做药敏实验,医院没有的药物做药敏实验?
临床医师最大的不解是:药敏报告显示敏感的药物,而临床治疗无效?
这些问题使得临床医师不知道如何选择抗菌药物,本文对如何正确解读药敏报告,解决临床提出的问题,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解答。
一、正确的解读药敏报告需掌握以下知识01 药敏试验(AST)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02 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抑菌浓度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03 最小杀菌浓度(MBC)指杀死99.9%(降低级3个数量)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04 NCCLS/ CLSI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05 多重耐药(MDRO)多重耐药(MDRO):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的三种。
06 泛耐药(XDR)广泛耐药细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07 全耐药(PDR)泛耐药细菌指对所有分类的抗菌药物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包括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类和利奈唑胺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
08 敏感S表示被测抗菌药物普通剂量在体内达到的浓度大于被测定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治疗有效。
09 耐药R表示被测抗菌药物最大剂量在体内浓度小于被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即使用大剂量该抗菌药物治疗仍无效。
10 中介 I表示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区域,需加大剂量使用才可能有效,在药物选择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11 药敏试验目的药敏试验目的是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其意义在于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以及监测耐药性。
判断标准,目前我国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是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发布的标准文件,根据微生物学、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和临床资料设定并定期修订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敏感的折点,通过折点将细菌分为敏感(S)、中介(I)、耐药(R)。
12 细菌耐药模式
常见细菌耐药模式:
· β-内酰胺酶(BL)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 头孢菌素酶(AmpC)
·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
·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
·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
不常见的细菌耐药模式:
· 碳青霉烯酶:KPC和NMD-1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 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RSA)
13 药敏报告单的基本信息· 细菌名称、药敏方法、样本类型、MIC值、敏感度。
· 药物种类的选择(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不做药敏试验)。
· 检测标志性药物,提示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检测耐药机制,根据耐药机制提示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二、解决临床医师提出的问题01临床医师提的最多的问题是:药敏报告显示敏感的药物,而临床治疗无效,其原因是:
· 可能培养的不是真正的致病菌 (标本不合格,没有把真正的病原菌培养出来)。
· 细菌本身因素,同一菌株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很快出现耐药,导致连续药敏结果不吻合(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
· 体外药敏条件单一、恒定,而体内环境比较复杂。
· 感染部位与药代学、药动学因素。(药物敏感性报告中的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其依据来源于该药物在血液PK/PD 情况。
如果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同其在血液中差距明显,影响疗效是肯定的。现在CLSI 还没有对局部感染的药敏判断标准,如左氧氟沙星在尿液的浓度是血液的五十多倍。头孢哌酮舒巴坦用药1-2h 后,体内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一百多倍。
因此,当以上高药物浓度部位发现感染,如果依照CLSI 制定的标准判断敏感性则无法与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获得一致的结果。临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脑膜炎的用药。由于血脑屏障的阻碍,有一些药物即使体外敏感,也绝不能用于脑膜炎的治疗,它们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网址: http://www.zgsyyyzzs.cn/zonghexinwen/2020/1030/592.html
上一篇:O药单药三个月复查结果汇报,副作用总结,超实
下一篇:实用中药材:养胃、治痰喘,理气化痰的方子它
中国实用医药投稿 | 中国实用医药编辑部| 中国实用医药版面费 | 中国实用医药论文发表 | 中国实用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国实用医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